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疗管理 > 医疗改革 > 医疗改革
编号:12217453
有了医管局,管办就分开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21日 中国医药报 2011.10.21
     □ 廖新波

    新医改方案中提出的管办分开一直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课题,也是很艰难的任务。目前,各地都在积极地落实医改的各项任务,国家级的检查督导小组也纷纷到各省督阵。然而,根据笔者了解的情况,可以说在管办分开方面没有一个地区有成功的经验。笔者说的“成功”是指实现了公立医院公平与效益兼顾的统一、公益性与积极性的统一。

    曾几何时,成都首创“医管局”成为众多媒体的头条新闻。另一个在业内造成轰动的新闻便是北京医管局7月也正式挂牌“营业”。对此,北京市卫生局局长兼北京市医管局局长方来英说:医改是摸着石头过河,无经验可借鉴,如果没有更多的“准备”,恐怕“渡河”还真有很大的难度。

    医管局的设置,来源于香港特区医管局的概念,是在公立医院无序管理的状态下由香港食物及卫生局管辖的一个医院管理结构。

    作为内地首个列入行政序列的医管局,北京医管局正式挂牌运作后,将负责北京22家市属三级医院“人、事、资产”三方面的管理。据介绍,“管人”主要是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任免院长,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管理和绩效考核,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建立市属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并根据院长提名,按照相关程序任免副院长;“管事”则是指医管局将负责市属医院的基础管理、内部运行及改革,对医疗服务行为实行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的基础管理,推进医疗、康复、护理分开的医院分级管理;“管资产”则意味着医管局将以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身份,对医院投资、规划、发展、成本核算等资产情况进行管理,以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和效益。
, 百拇医药
    人们常用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来看待公立医院的管办分开,也将医院比做“运动员”,而医管局将担任“教练员”的角色,卫生局则是“裁判员”,起决策作用。北京市医管局把这“三员”中的“教练员”定义为“四管一不管”,即:管规划、管准入、管标准、管监督,不再承担公立医院运行的具体管理职能。另一方面,市属公立医院要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推进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绩效考核体系改革。

    然而,上述看起来完美的医院管理架构,仅限于对北京1/3的三级医院“有效”。据了解,相较于其他省市,北京医疗机构隶属关系较其他地区复杂得多,包括卫生部、市区两级政府卫生局、高校、部队等,素有“八路大军”之称。其中,公立三级医院共有66家,而市属医院仅占22家。这就意味着全市2/3的三级医院都不在北京市医管局的管理范围内,医管局对它们起不到规范、协调作用。在医院隶属关系复杂的背景下,以市属医院为突破口开始改革,是否会对整个医疗服务市场格局产生影响?笔者认为很难很难。
, http://www.100md.com
    对此,有人认为在现有体制下的医管局有“换汤不换药”的嫌疑,何况北京的医管局是在卫生行政系统内部成立,并和卫生局共用一套领导班子,将可能导致两个部门之间的权、责、利不清,甚至出现越俎代庖或职能混淆的现象。“管办分开不分家”有这么容易分开而且分得清楚的理想王国?负责具体“裁判”职责的卫生局医政处(医疗服务监管处)和担任市属公立医院球队“教练”和出资人的医管局变成了“孪生兄弟”单位,能否对所有医院一视同仁?

    这是一个被赋予“神圣”使命的机构。北京医管局从去年4月份酝酿成立到今年7月底正式挂牌,一直有着“向公立医院改革这块难啃的骨头发出挑战”的良好初衷,也因此被称为“公立医院改革的引擎”、“医疗国资委”。然而,在这约15个月的筹建过程中,该局多次酝酿、多次延迟的“现实”;在“牌子”挂上后,业界对其直接归属卫生局的质疑,都不禁让人想到“管办分开”之难,其实际运作的效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http://www.100md.com